【概况】中共民乐县委统战部是县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于1953年6月,1958年12月撤销,1982年5月恢复。1997年3月,对台工作小组办公室职能并入统战部。2019年3月,机构改革划入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承担的民族宗教管理职责,划入县政府办(县外事侨务办公室)承担的侨务管理职责,县委统战部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思想引领】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四个纳入”“三个带头”工作要求,全年县委常委会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统战理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重要会议精神10次,制定《2023年度政党协商计划》《民乐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评选表彰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加强顶层设计,明晰职责分工,推动统战领域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落实县委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双层架构,先后4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宗教及统战领域重点工作,开展督导检查30余场次,推动统战工作季度考核与工作报告制度有效落实。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突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等内容贯穿于“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统战各领域主题教育,开展“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活动,举办党外代表人士、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培训班5期600余人次,组织230名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堂”在线学习培训,持续用好“网学统战”“道中华”等平台,督促引领广大统战成员、统战干部和各族群众参与线上答题学习188期,集中配发《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资料汇编》等统战理论书籍6000余册,不断强化社会各界对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进一步凝聚思想政治共识。
【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举办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创建业务能力提升等培训班2期150余人次,开展政策宣讲17场次。聚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持续推动创建工作“十大工程”,开展第20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文艺展演、梨花会、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16场次,各类宣传活动300多场次,参与各族群众13万人次,开设“石榴籽”专栏,在省市媒体宣传报道1500余条。深化创建工作内涵,精心制作“一册一微一片”(即:编印民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画册,拍摄镜头下民族团结微视频和民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片),专题片在甘肃卫视公共频道循环播放3期10场次;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提档升级主题文化阵地1400余面(座),融合打造示范街道、主题公园广场15个,巩固升级县公安局、民乐一中等创建示范点40多个,形成点线面贯通的创建工作格局,民乐县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挖掘讲好大斗拔谷、永固城遗址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开展民乐顶碗舞、四家武术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40余场次,联合河西学院完成东(西)灰山遗址保护利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理论研究。深入实施“三项计划”,组织民乐一中、少年军校等11所学校5000余名师生赴外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在景区建设、讲解词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申报南街社区为全省第一批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民乐县、民乐一中、六坝镇为全省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做好支医支教工作,全力支持肃南县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常态化开展清真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工作,持续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法有效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深化崇俭戒奢等教育活动,召开季度交流研讨会4场次,切实筑牢拥党爱国守法文明的思想根基。全力做好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宗教工作检查督查各项工作,对标对表督查反馈问题,主动认领,举一反三,全面推动问题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宗教团体建设,指导宗教团体健全从严治教制度体系,认真开展教风建设专项活动,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慎终如始抓好宗教场所安全管理等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行动30余场次,聚焦排查出的13项安全隐患,加大整改力度,建立问题清单跟进落实全部整改销号,组织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和相关乡镇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应急演练2场次;严格落实宗教场所改建、新建相关规定,成立青龙寺D级危房改建工作专班,加强监管指导,积极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稳步推进改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要求,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包联企业、“白名单”“六必访”等工作制度,开展“千企调研纾困”和政银企对接会暨非公经济人士座谈会,协调解决融资难问题。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1300余个,组织“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知识讲座,成立商(协)会调解委员会,为县域企业提供诉前调解、法律援助195起,提供法律咨询42人次,助力民营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拓展“民企兴村”行动,联合省扶贫基金会及县域22家爱心企业向505名农村孤困儿童捐赠价值27.67万元的爱心成长包,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发展;滨河集团许文亮获评为第三届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进一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光彩精神。聚力行业商(协)会“资源圈”,成立县餐饮商会,培育支持商会聚力打造建设“食尚老街”运营实体,带动新开业餐饮门店62家;打造县电商协会“扁都云”民货优品网购品牌,畅通农特产品外销渠道,开展“线上”直播助农30余场次,实现“线上”直播助农效益480余万元,统一战线聚合效能作用持续发挥。
【党外知识分子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制订落实年度政党协商计划,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监督4场次,组织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济社会情况通报、党外人士暑期谈心等座谈会5场次,梳理转交办意见建议21条,及时反馈部门单位并得到有效转化落实。积极配合做好省、市各民主党派来民专题监督调研工作,梳理上报意见建议,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党派力量。聚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工作,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4个“同心服务团”开展健康义诊、普法宣传等社会实践服务活动12场次;主动融入“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组织开展“携手同心·你我同行”关爱行动20余场次,整合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资源先后捐资捐物5.8万元;发挥统战成员力量,向积石山县捐献抗震物资74.6万元。加强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建设,联合组织部门开展党外干部摸底调研,推荐2名优秀党外干部担任政府部门正职,推荐7名优秀党外干部提拔使用。创新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择优吸纳储备21名网络代表人士,探索打造网络统战工作试点,开展直播推介互动5场次,推送“寻美·甘肃”图文信息、短视频100余条,网络统战工作作用逐步显现。
【在外杰出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工作】深化民乐籍在外杰出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活动,主动与北京、天津等地杰出人才互动信息,成功引进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兰洽会签订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合作协议;组织县域企业家代表参加“创业中华·筑梦陇原”侨领侨商走进甘肃(张掖)—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推介、“民企张掖行”等活动,通过特色农产品展销、项目观摩考察、项目推介等,全面推介民乐优势产业、优良投资环境,持续为招商引资工作贡献统战力量。
【侨务工作】推进对台和侨务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侨联,新建“侨胞之家”1处,为7户困难侨眷对接争取中国侨联关爱基金10000元。
【宣传工作】组织统战干部围绕中央、省、市、县关于统战工作方面的重大部署、行业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和全县中心大局,扎实开展统战信息收集、提炼、报送工作,不断提升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做好民乐统战公众微信号的维护和信息发布工作,在中央、省、市、县媒体及刊物等宣传媒介刊登信息200余篇。荣获全市统战系统“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活动比武练兵知识竞赛二等奖、2023年度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民乐县:“精准滴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2023年度全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2023年度党外人士“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堂”在线学习先进单位。